芒/种
“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。” 芒种时节,麦熟稻长,仲夏正式登场。这个古老的节气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,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政启示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激荡出奋斗与传承的强音。
1
芒种时节的农事活动,体现着 “时不我待” 的紧迫感。农谚有云:“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。” 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,便会影响一年的收成。这启示我们,在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中,同样要把握机遇、只争朝夕。当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机遇稍纵即逝。无论是突破 “卡脖子” 技术,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,都需要以 “芒种” 般的紧迫感,抢抓机遇、主动作为。近年来,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突破,“天问” 探火、“嫦娥” 揽月、“神舟” 逐梦,一次次刷新纪录;在新能源产业,从电动汽车到光伏发电,以创新驱动抢占发展制高点。这些成就的背后,正是无数奋斗者争分夺秒、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。
2
芒种的传承,是文化血脉的延续。从古老的农耕仪式到代代相传的农事经验,从诗词歌赋中的节气描绘到民间习俗的延续,芒种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在新时代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。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文物 “活起来”,敦煌研究院用现代科技守护千年文明,各地开展的非遗传承活动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…… 这些举措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,在传承中发展,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。
芒/种
芒种已至,希望的田野上,新的耕耘正在开始,新的丰收正在孕育。让我们以芒种时节的奋斗精神为指引,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、舍我其谁的责任感,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、接续奋斗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,在时代的沃土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。
图片|部分来源于网络
编辑|李启皓
初审|陈军娟
终审|杨艳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