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寻清明春色
筑牢思政根基
清明,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节日的双重属性,是中华民族传统中慎终追远、礼敬祖先的重要时刻,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踏青春游的美好契机。在这一特殊的时节,将踏青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,既能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的过程中舒缓身心,更能在追思先辈的情怀里汲取精神养分,传承红色基因,筑牢新时代的思想根基。当我们漫步在春日的田野山林,脚下的每一寸土地,都可能承载着先辈们奋斗的足迹;眼前的每一片生机,都离不开革命先烈的热血浇灌。这样的时节,这样的旅程,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鲜活的场景,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和传承民族精神,开辟了一条充满诗意与力量的新路径。
从自然之美感悟生命真谛
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,清明踏青让我们置身于这一课堂之中,深切体会到生命的坚韧与伟大。就像那破土而出的春笋,即使面临重重阻碍,也要努力向上生长,迎接阳光的洗礼。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先辈们在革命斗争中,面对艰难险阻,不屈不挠,勇往直前的精神。他们为了实现理想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就如同春天里的花朵,用自己的绽放装点了世界。同时,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也让我们明白,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,我们应该珍惜当下,努力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。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:“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。”我们要将个人的生命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———中国传统节日———
追思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
清明不仅是踏青赏春的时节,更是追思革命先烈的重要时刻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、民族的解放,抛头颅、洒热血,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。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,到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勇;从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宁死不屈的坚毅,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无畏,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,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。当我们在清明时节踏青,漫步在这片曾经洒满先烈热血的土地上,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,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缅怀。
———中国传统节日———
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
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在清明踏青的过程中,我们要深入挖掘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将革命先烈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。红色基因是一种信仰,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,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;红色基因是一种力量,它鼓舞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不懈奋斗,砥砺前行。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培养爱国情怀,增强社会责任感,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———中国传统节日———
探寻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蕴
清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意,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祖的传统美德。同时,清明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,自古以来,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佳作。杜牧的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,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;王维的“少年分日作遨游,不用清明兼上巳”,则展现了古代人们在清明时节出游踏青的欢乐场景。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更是清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———中国传统节日———
书写新时代思政篇章
清明踏青,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,是一次对历史的追思,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政教育之旅。在这个美好的时节,我们领略了自然之美,感悟了生命的真谛;我们追思了革命先烈,传承了红色基因;我们探寻了清明文化的底蕴,弘扬了时代新风。将清明踏青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,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,更让我们在实践中接受了思想的洗礼,坚定了理想信念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让我们继续踏寻清明春迹,筑牢思政根基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思政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———中国传统节日———
图文|部分来源于网络
编辑|李启皓
审核|陈军娟